|
|
各位亲爱的同志们:(事务繁忙者可直接跳到文末***处开始阅读)
由于近日在广州的中大二院南院进行手术治疗而近期人气飙高的本人,于昨晚出院回到了家中。本人在充分休息后,现在又投身到一项我认为意义非凡的全国活动中去,在此对全国各地病友作一个简短汇报。
昨天出院之前,主刀医生一行人来我处查房,告知病理结果已经出来:中分化肝癌。这并没有出我的意料。因为实际上,我从骆老的「浅谈乙肝」一书中已经获悉,GGT+ALP同时超标,和肝癌有相关性。在7.16的肝功能检查中我的GGT已经550,ALP刚刚超标,甲胎10.3.而在吃了两月中药并停用恩替卡韦2粒后,GGT更是升高到796.ALP256.甲胎16.3.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诊断肝癌的过程中,这些指标比影像学资料更具有显著优势,因为影像学B超,CT,核磁共振等花费常常比验血要多,ct还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但据中大二院的住院医生的说法,无论影像学的结论如何,基本上,病理检验是肿瘤性质判定的金标准。所以说我认为目前的诊断规范实在存在一定问题,本来中国的乙肝患者便饱受社会歧视,病情的恶化还要被迫接受更多的不必要的放射性检查或者是肝穿刺等创伤性和费用都较高的检查去确诊或者是复查,这已经不是报销比例多少的问题,而是是否有此必要的问题。
如你们所看到,本人的甲胎蛋白是传说中的「假阴」性质。在临床上,AFP作为肝癌的肿瘤标志物而广泛应用,然而其敏感性(就是说你是肝癌,你的afp也超标)只有60-70%。也就是说,100个人大概会存在30-40个人漏诊肝癌,如果他仅仅检查AFP.
据17年卫生部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afp≧400排除肝硬化和炎症进展,考虑肝癌。而低量持续少量升高,则应作密切观察。这句话很简单,就是因为假阴性afp的存在,所以低量持续升高的无法确诊。尤其是在肿瘤还比较小而性质未定的情况下。我记得当我在16岁开始在医院确诊纤维化的时候,某个时候的AFP也到了11,但当时我绝对不会是肝癌。所以AFP假阴患者,可能在纤维化时便已经定型,他们的AFP就是不会高表达。这为术后复查是否复发无疑又加了一大障碍。
***幸运的是,经我查阅各类原发性肝癌的论文和书籍中,发现了几个敏感性比AFP要高的指标:AFP-L3,DCP,GPC-3.其中afp-L3叫甲胎蛋白异质体,DCP异常凝血酶原,GPC-3我忘了,大家可以查一下。不过我不知道它是不是活检才能检出的蛋白,还是说可以在抽血中检验。新近还出了中大肿瘤研发的mtDNA,为肝癌的早期分子检验标记物家族又增添了一个明星(费用我可是非常存疑了).对于假阴性的AFP人群具有巨大的诊断意义。
据我所知,AFP-L3已经在上海肝胆外科医院投入应用,另外在杭州也有机构引进检测.但我之前为此跑到中大肿瘤咨询当班的检查人员,并无得到确切的有这三项项目的确切信息。可能是因为AFP-L3一般不单独检查而存在于(甲胎蛋白三项)中,所以他们没有察觉到出来,也可能根本就没在广州大医院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早期查出肝癌能明显提高治疗结果,大大降低后续治疗费用。是一项利国利民尤其利于中国乙肝群体的重大举措,本人经研究决定通过本文发起一次全国性的肝友大合作运动,推动全国友人到当地医院询问是否有以上三个标志物的抽血项目,并自发反馈到此帖进行统计汇总。以助益全国朋友,减低家庭悲剧的发生概率。
特此通知,望有志者充分反馈并广而告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来自苹果的亿友App
|